菊花


  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. 的干燥头状花序。主产于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。9~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,阴干或焙干,或熏、蒸后晒干。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,分为“菊”“菊”“菊”“菊”,以菊和菊品质最优。由于花的颜色不同,又有菊花和菊花之分。本品气清香,味甘、微苦。以花朵完整、色鲜艳、香气浓郁者为佳。生用。

  • 药性
    微寒归肺肝经

  • 功效
   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

  • 应用

    1.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

        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,功能疏散肺经风热,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。常用治风热感冒,或温病初起,温邪犯肺,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、咳嗽等症,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,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,如桑菊饮《温病条辨》

    2.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

        本品性寒,入肝经,能清肝热平肝阳,常用治肝阳上亢,头痛眩晕,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平肝潜阳药同用。若肝火上攻而眩晕、头痛,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,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清肝热息肝风同用,如羚角钩藤汤《通俗伤寒论》

    3. 目赤肿痛眼目昏花

        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,入肝经,既能疏散肝经风热,又能肝热以明目,故可用治肝经风热,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,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,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清肝明目药同用。若肝肾精血不足,目失所养,眼目昏花,视物不清,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、益阴明目药,如杞菊地黄丸《医级》

    4. 疮痈肿毒

        本品味苦性微寒,能清热解毒,可用治疮痈肿毒,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,如甘菊汤《揣摩有得集》。因其清热解毒、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,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。

  • 用法用量
    煎服,5~10g。菊花偏于疏散风热,菊花偏于平肝、清肝明目。

  • 现代研究

    1. 化学成分

        本品主要含挥发油,主要成分有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等;菊花酮,棉花皮素五甲醚等;黄酮类成分:木犀草苷,刺槐素,刺槐苷等;有机酸类成分:绿原酸,,--二咖啡酰基奎宁酸。此外,本品还含有菊苷、腺嘌呤、胆碱、黄酮、水苏碱、微量维生素、维生素、维生素、氨基酸及刺槐素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绿原酸()不得少于0.20%,含木犀草苷()不得少于0.080%,含,--二咖啡酰基奎宁酸()不得少于0.70%。

    2. 药理作用

        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。本品对流感病毒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。菊花制剂有扩张冠状动脉,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解热、抗炎、镇静、降压、缩短凝血时间作用。